管理在于用人,“善用者事必兴” ,这是校长管理的一条基本经验,怎样才能做到善用呢?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做到知人善任。所谓知人,就是校长必须熟悉、了解每位教职工的基本情况、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所谓善任,就是校长要根据教职工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安排适合的工作,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效。
知“人”善任,“人”有所归
“人无弃才”,关键在于校长的知人善任。校长只有知人善任,才能发挥每个人的作用,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优势。曾国藩有一句话:“良马行千里,耕田不如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知人善任,说到底就是因人而用,因人制宜,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把每个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他做最合适的事。是猴子,你就给它棵大树去攀爬,是蛟龙,你就给它条大河去折腾。你如果让老牛去负重,骏马去捕鼠,母鸡去游泳,鸭子去爬高,那就错了。
其实,每一个教师都有他的特长和优势,其自身都是一座有待开发的金矿,即或是校长们认为各方面都差劲的教师,他们身上总有闪光点,总有他们发挥作用的地方,这就看校长如何去慧眼识人,如何去给他们搭建平台,如何去扬长避短,如何去化不利为有利,如何去实现用人效益的最大化,用人价值的最优化。我曾经见证过这样一所农村学校,由于教学质量一直很低,学校发展严重滞后,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班子进行了调整,城区学校一副校长,被下派担任校长。该校长一上任,就对学校教职工现状进行了摸底,他发现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发展落后,最根本的还在于教师使用与配置上的问题。那些参加工作早,文化程度相对低,年龄又都是五十好几的教师,还被安排在教学一线,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学生普遍反映是,他们责任心强,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但教学方法陈旧,缺乏组织教学的艺术和手段,有的老教师连现代信息技术都不会运用,有的在学生中没有一点威信,因而课堂教学效率低,不说推进素质教育,连起码的应试都做不好。这些教师中,过去有的做过乡村会计,有的学过土木工手艺,有的在当时文艺宣传队工作过,有的在基层搞过管理。而学校近些年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们都是师范院校毕业,有好几位没上课,从事学校后勤管理,由于对这块工作不熟悉,不热心,加之缺乏经验,学校后勤做的也不怎么样,教职工有意见。
新到任的校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本着发挥每个人的长处,知人善任,大刀阔斧对学校教师的工作进行了调整,从事后勤管理的大学生一律担任教学工作,那些年龄比较大的教师,除了功底比较扎实、课堂教学效果好的继续留任。其余的根据不同情况作了安排,过去做过乡村会计的,负责学校财会工作,学过土木工手艺的,担任劳动技术课教学,在文艺宣传队工作过的,就在艺术社团做指导,搞过基层管理的,被安排在后勤处,从事后勤管理。这样一调整,学校的后勤管理慢慢地规范了,困扰学校发展的教学质量随之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因“人”而异,引“人”入胜
有一句话叫“人才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即使不是人才,只要放对了地方就可能成为天才。教师未变,学生依旧,仅仅因为校长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把他们放在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位置上,就充分挖掘了他们的潜能,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既推动了工作,又体现了校长的一种识才之能、用才之艺。知人善任,不仅要针对每一位教师,而且还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区别对待,为我所用。比如,对于老年教师,要体现尊重,充分理解他们的局限性,充分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对于中年教师,要注意关心,尽可能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让他们少些后顾之忧,使他们心怀感动,心存感激,把积淀的能力与经验在工作中释放出来。对于青年教师,他们知识鲜活,精力充沛,则应该在工作上压担子、业务上指路子,成长中搭梯子,使他们尽快成长成熟为骨干教师。
有经验的校长,在对老、中、青三个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知人善任”上,坚持用“老教师看家,中年教师当家,青年教师发家”的策略,这是很有远见的。
不仅如此,有智慧的校长还会针对不同岗位用好不同性格的人。比如:学校保管、图书管理员,就需要认真细心的人,他不会用那些大手大脚的人;班主任需要有爱心,有耐心,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人,他绝不会用那些大大咧咧的人做班主任;办公室工作需要更多的协调沟通,也许他不会用教学业务最强的人,但一定会用有协调沟通能力的人。
识“人”慧眼,知“人”其志
校长要能真正做到知人善任,一方面要有识人的慧眼,要具备识人的能力。在一所学校,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性格以及思维,校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知人知面难知心,人性的复杂,会给识人带来难度。诸葛亮身为一代谋圣,善于知人、识人,他的知人、识人“七法”,值得我们借鉴。“七法”即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告之以难而观其勇。另一方面,要出以公正。公正胜于能力,公正赢得人心,公正是最大的动力。校长一旦识准人,就应该不分亲疏,不计前嫌,不讲关系,不论派别,公平对待,公平面对,公正使用。同时,要懂得“授权”。既要给教职工足够信任感,让他们独立自主完成工作任务,充分把才能发挥出来,又要给教职工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让他们对工作有新鲜感,压力感,并不断获得成功感。对于一所学校,不是缺乏资源,而是看校长对现有的资源如何优化整合,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看校长对已有的人才如何定位与使用。在这一点上,校长应该成为钢琴家,只有熟悉每一琴键,拨好每一个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校长应该是棋手,只有布好每一棋子,才能下出一盘盘妙棋、好棋。
本文章中的图片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嫌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