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朗读君在后台收到了这样一个留言:
孩子期末的语文成绩惨不忍睹,可在考试前我们分明监督他看了无数遍的课文,可仿佛像是“白看”。我的孩子还有救吗?语文成绩能在暑假进行有效的提升吗?
5、大声朗读能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大声朗读名篇佳作时,是孩子学习的过程;而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时,则是将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的过程。尤其是孩子在朗读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后,再回过头来朗读自己的作文,很容易就会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例如毫无逻辑性、或者成语用错等。反复地朗读并修改,孩子的作文是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培养孩子大声朗读的习惯
从下面三个方法入手
1、鼓励孩子挑选自己的书籍朗读
在上课期间,孩子被要求必须大声阅读课文;那么到了暑假,我们可以帮助孩子跳脱既定的朗读范围,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书来大声朗读。如此一来,孩子对于在暑假里还要大声朗读这件事就不会特别地抗拒,反而满怀期待能在朗读的过程中看到新的故事和内容。不过在孩子挑选书籍之前,家长最好先帮他“过筛”一遍,让孩子在好书中去挑选。在这里,朗读君推荐几本适合孩子大声朗读的书:
一二年级:
《春天吹着口哨》刘湛秋
《梨花》许地山
《匆匆》朱自清
《背影》朱自清
《茶馆》老舍
《骆驼祥子》老舍
三四年级:
《小橘灯》冰心
《信念—看帆板表演》张歧
《天窗》矛盾
《白鹭》郭沫若
《荷塘月色》朱自清
《明月夜》席慕蓉[台湾]
《繁星》冰心
《春水》冰心
五六年级:
《橡树——生与死相互交替的规律》费拉里斯[意大利]
《论求知》培根[英果]
《高处何处有——赠给毕业同学》张晓风
《雨之歌》纪伯伦[黎巴嫩]
《金色花》泰戈尔[印度]
《飞鸟集》泰戈尔[印度]
《多彩的森林》柴德森
《白色山茶花》席慕蓉(台湾)
《四世同堂》老舍
2、朗读前要理解、朗读后要思考
大声朗读不是为了朗读而朗读,盲目地开始朗读会令朗读变成无用功。在大声朗读之前,家长一定要参与进来,帮助孩子做好朗读的功课。例如文中的生字、多音字,要先让孩子学会读音,理解在文中的含义。
另外,还要带领孩子对文章的作者、背景等有个初步的了解。在大声朗读后,可以给孩子一点平复心情的时间,然后让孩子向我们表达朗读过后的感受。甚至还可以和孩子共同探讨,鼓励孩子独立思考,与大人的观点发生碰撞。
3、大声朗读也需要仪式感
都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大声朗读也一样,给孩子建立一份朗读的仪式感,会让孩子加倍珍惜大声朗读的机会。
它的仪式感体现在两个方面。
(1)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大声朗读
时间点一到,孩子就要拿起书本高声朗读,这不仅能让孩子更加重视大声朗读这件事,同时还能培养孩子大声朗读的习惯。习惯的养成是需要至少27天的,在暑假里让孩子坚持大声朗读,这个习惯很容易就能养成并坚持下去。
(2)大声朗读时需保持安静
在孩子大声朗读时,家长应当好倾听者的身份,不在孩子大声朗读时玩手机,同时也尽量保持室内的安静,这样孩子才能更加用心地朗读。在认真倾听孩子大声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发现孩子在朗读时所犯的错误,朗读过后提醒孩子及时改正,这也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朗读水平。
大声朗读的进阶:
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小技巧
朗读如果只有大声是不够的,语文课本上还会要求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朗读才是有灵魂的朗读,才能将语句更加深刻地印刻在孩子的脑子里。如何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这就要求孩子在朗读中注意停顿、重音、语速和语调。
1、注意停顿
在朗读时,如果遇到比较短的句子,按照书面的标点符号进行停顿即可。若遇到结构复杂、长度较长的句子,就需要注意它的停顿。停顿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细节,甚至可以在该停顿的地方划上分隔符。
(1)标点符号停顿。
标点符号的停顿规律一般是: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停顿略长于分号、破折号、连接号;分号、破折号、连接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逗号、冒号;逗号、冒号的停顿时间又长于顿号、间隔号。另外,在作品上的段落之间,停顿的时间要比一般的句号时间长些。
(2)语法停顿
语法停顿要求孩子学好语法。停顿的目的在于强调或是突出句子中的主谓宾等,从而更加正确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
(3)感情停顿
感情停顿讲究的是声断而情不断。如果孩子在朗读时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并与作者发生了一定的共鸣时,就会自然地进行感情停顿。
2、强调重音
在小学的朗读中,重音的阅读一般仅停留在感情重音上,例如表现内心节奏强烈、情绪激动的情况等。
3、掌握语调
语调大多都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语调的变化一般有以下几种:
(1)高升调
高升调多在疑问句、反诘句、短促的命令句,或者是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句子里使用。
(2)降抑调
降抑调一般用在感叹句、祈使句或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等感情的句子里。表达沉痛、悲愤的感情,一般也用这种语调。
(3)平直调
平直调一般多用在叙述、说明或表示迟疑、思索、冷淡、追忆、悼念等的句子里。
(4)曲折调
曲折调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讽刺、讥笑、夸张、强调、双关、特别惊异等句子里。
孩子大声朗读
家长要做到这7条
为了培养孩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家长一定是需要参与到其中的。
下面这几条,希望家长们能尽量做到。
1、大声朗读越早开始越好,尽量让孩子坚持到小学毕业。
2、由少至多原则。让孩子从由韵律感的童谣、儿歌和几行字的绘本开始,再逐步朗读文字较多、图画较少的童书,再到有章节的故事及小说。
3、注意协助孩子变换读物的长度和主题,并鼓励孩子自行挑书。
4、在朗读前,一定要让孩子提一下书名、作者和图画作者。
5、朗读要有始有终。但是发现孩子选错了书,一定及时停止。
6、偶尔让孩子读一些内容较艰深的书,挑战一下孩子的大脑。多启发孩子思考,并尝试跟孩子讨论书中内容。
别小看了大声朗读的重要性!它是小学语文学习的最基础的方法之一!
本文章中的图片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嫌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