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数学好就能入围?2025西北工业大学强基计划适合哪些学生报考?

数学好就能入围?2025西北工业大学强基计划适合哪些学生报考?

点击:1 2025-01-16 来源:微信公众号-自主选拔在线


距2025强基计划招生启动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强基计划只能报名1所高校,所以院校专业的选择一定是重中之重!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强基高校是被称为“为国铸剑、总师摇篮”、“国防七子”之一的——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简称西工大)坐落于陕西西安,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大学。由于学校为国家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国防七子”


学校的学科实力,极为强悍!3个国家“双一流”学科、1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校形成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学科为引领,3M(材料、机械、力学)学科、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理科学科、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西北工业大学

2024强基计划政策解读



西北工业大学在2020年成为全国首批实施“强基计划”的高校,设置多个“强基计划”班,2022年获批新增全国首个航空航天类“强基班”。重在服务国家需求,发挥特色优势,注重模式创新,提升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能力,为“强基班”定制一流培养方案,重构一流课程,配备一流师资,实行导师制、小班化、探究式教学。



西工大招生对象及专业

招生对象

第一类考生:综合素质全面且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考生:基础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考生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任一科目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获奖名单以中国科协(http://gs.cyscc.org/)公示为准。

注:生物、信息学竞赛金银牌考生不能破格入围西工大强基计划!



招生专业

各招生专业、招生科类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如下:



西工大强基入围特点

西工大强基计划入围标准依据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按分省招生计划数的4倍人数确定各省入围,末位同分同入围。高考成绩还须达到生源所在省份高考满分的75%


除此之外,西工大还有两种破格入围方式,采用单科“小破格”入围学科竞赛获奖“破格“入围模式



什么是单科“小破格”模式?西工大强基计划单科“小破格”入围政策是指在强基计划招生中,数学单科成绩145分及以上,且高考成绩进入分省招生计划数4-5倍之间的考生,可申请破格入围学校考核。

什么是竞赛获奖“破格”模式?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一本线/特招线,在数学、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任一科目获得全国金银牌即可获得西工大给予的破格入围优惠资格
注:获得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银牌不享有破格入围资格。
由此可知,在总分不符合高校入围标准的情况下,如数学等单科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破格入围强基计划校测考核环节这对于数学等单科成绩优异的同学来说,无疑是十分利好的一次机会。



西工大2024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


图源西北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官网



西工大强基校测

西工大校测在高考出分后进行,且只考面试和体测。


考试内容

1️⃣面试考核:采取专家组与考生一对一面试模式,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创新能力、兴趣志向、科研潜质、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洞察力、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质。(面试时间不少干60分钟)


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面试的观测点之一,并在面试中考核使用。


2️⃣体测:学生在六项测试项目中限选两项(选定后不得更改),合测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测试项目:体重指数(BMI)、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跑、男生引体向上/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



西北工业大学

强基计划录取规则




综合成绩折算办法

高考成绩、面试成绩分别占综合成绩的85%和15%,面试成绩满分100分。


合成绩计算办法: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85+面试成绩×15%

(综合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按综合成绩高低进行排序。同分情况下依次按高考成绩、面试成绩、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排序。)



确定录取名单

对于第一类考生(即成绩优异和“小破格”入围的考生)

根据考生填报志愿和在相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确定预录取名单,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确定专业。


对于第二类考生(即竞赛获奖破格入围的考生)

综合成绩达到同省份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



录取分数线

西北工业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录取标准如下:


省份 拟录取专业 拟录取分数线
安徽 航空航天类 87.80
数学与应用数学 87.33
应用物理学 87.32
化学类 87.01
北京 航空航天类 87.21
应用物理学 87.00
重庆 航空航天类 88.59
数学与应用数学 87.27
河北 航空航天类 87.03
信息与计算科学 86.45
应用物理学 85.95
化学类 84.64
河南 航空航天类 87.55
数学与应用数学 86.25
信息与计算科学 86.74
应用物理学 86.48
化学类 86.03
湖北 航空航天类 85.86
信息与计算科学 85.70
应用物理学 85.65
化学类 85.16
湖南 航空航天类 86.40
信息与计算科学 85.22
应用物理学 85.16
化学类 84.32
江苏 航空航天类 87.04
数学与应用数学 86.78
应用物理学 86.01
化学类 85.38
山东 航空航天类 88.05
数学与应用数学 85.89
信息与计算科学 86.14
应用物理学 86.70
化学类 85.19
陕西 航空航天类 88.26
数学与应用数学 85.69
应用物理学 86.88
化学类 86.59
四川 航空航天类 88.81
数学与应用数学 88.05
应用物理学 88.48
化学类 87.73
浙江 航空航天类 88.17
信息与计算科学 88.53
应用物理学 87.87
化学类 87.74
注:录取标准为该专业综合成绩录取最低分。


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西北工业大学2024年开启的“小破格”入围模式,给数学单科成绩优异,综合成绩擦边的考生增加了入围机会。且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都有机会以相对较低的高考分数进入西工大学习,单科成绩优秀和竞赛水平亮眼但高考成绩稍逊一筹的考生,一定要把握住这次能进入名校的机会。



西北工业大学

强基计划培养转段




1、培养方案

西工大为强基计划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优质资源和平台,实行导师制、小班化、探究式教学,加强通识教育、夯实数理化基础、提升国际化交流水平。培养有志于长期从事国家亟需关键领域和重大基础学科,具有优秀综合素质、扎实理工基础的领军人才。


各专业培养方向

航空航天类专业

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国家级A+学科优势资源,服务国家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高端装备研发重大需求,汇集优质教学资源,融合航空航天领域基础学科和未来发展学科知识体系,创新面向航空航天工程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扎实的工学基础、鲜明的学术志趣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以科学素养和工程素质为主线,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领军人才。



数学类专业

结合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优势资源,聚焦数据科学、智能科技、先进制造和航空宇航等国防安全领域对于分析、代数、几何、统计等基础数学的强烈需求,面向科学计算理论与方法、网络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统计与复杂性科学、计算几何与图像信息处理等国际科技前沿,致力于为数学和国防科技领域培养“数理基础坚实、实践能力突出、专业思维宽广、综合素养深厚”的高层次创新型数学拔尖领军人才。



应用物理学专业

结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优势资源,面向未来空间技术与工程中的物理与技术问题,如空间应用物理、凝聚态物理、微纳光子与信息光学等国际前沿问题及国防技术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坚实物理基础、独立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未来能在引领人类发展进步的国家重大需求领域从事物理学和相关国防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总师等各类领军人才。



化学类专业

结合化学与化工学院长期以来服务国防军工的专业优势,面向国家发展中关于新材料和新工艺的重大卡脖子难题和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围绕智能与高性能材料、能源与催化、绿色化学过程等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及国防技术领域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具有坚实化学理论基础、实践能力、独立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未来能在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防科技领域从事化学基础研究和重要功能材料研发的“理工复合型”领军人才。


培养模式

1、进入西工大强基计划的学生,实行“3+1+N”“本硕”“本博”衔接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选择“本博”模式。(“3+1”为本科强基学习和本科阶段本博或本硕衔接学习年限;“N”为所在学科的博士或硕士学习年限。)


2、本科强基学习阶段实施动态分流补入机制

每学年结束后进行一次考核,未达到要求的学生分流出强基计划,转至录取强基计划专业对应的普通类专业进行后续培养。由学生转出后留置的空缺名额,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在普通类专业遴选优秀学生进行补充,转入学生需补修相关课程。


3、本研衔接培养

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



2、强基转段情况

以西工大2021级强基计划转段数据为例

西北工业大学2021级强基生共计69人完成转段,其中,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6人、数学与统计学院18人、化学与化工学院18人、材料学院7人。西工大2021级强基计划不足90人,粗略计算西工大2021级强基转段率在80%以上

由此可见,西工大的强基计划不仅可以为考生提供额外降分升学的机会,而且由于转段率较高,能培养大量优秀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



本文章中的图片及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嫌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删除。

Copyright © 2015-2021 Jtyhjy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7012273号-1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190号 江西多宝格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赣ICP备170122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