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校综合评价已经接近尾声,目前省内高校仅剩下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尚未出第一轮的初审名单,将于15号前后公布。
已经公布的省内高校中,除了昆山杜克大学之外的12所高校,我们已经对数据进行了汇总整理分析。
这12所高校,因为有部分考生的学籍情况比较混乱,我们已经对绝大部分混乱的数据进行了修正,但是因为时间有限,难免会有错误。但是这个不影响对整体结果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今年,从目前已出结果的高校中,一共有19273人通过了初审,共有36605人次通过了初审,其中仅通过一所高校初审的人数为9846人。这也就意味着,过初审的所有人里面,有一半的人只过了1所学校的初审。
从各所高校的通过人数来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初审通过了9789人,其中有2985人是只通过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所学校,这也意味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最终确认人数应该在3000以上。
南京师范大学初审通过人数比去年有所增加,但是其中有1588人目前只通过了南京师范大学一所高校,这部分人中的大部分,很可能也同时报考了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通过的所有人中,有几乎一半的人数是只通过了西交利物浦一所高校。
而江苏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一直以来,都是初审通过率低,但是加分率高。已经有好几年,江苏大学最终确认的人数,理论上都不超过录取人数三倍系数的上限。
今年的个人申请王来自于南京金陵中学。截止于目前为止,已经通过了除西交利物浦以外的是所有高校的初审。其他10人申请并通过10所高校初审的学生中,80%来自于南京。
今年的高中申请王,目前依然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第二名则是金陵中学。这两所学校初审通过人次均超过了1000。其中南师附中申请南京师范大学的通过人数更是达到令人咂舌的408人。这个数字,即使按照南京师范大学规则的上限来看,也足以令人吃惊。
当然了,看图中的统计数据,除了南京,申报比较积极的还有盐城和徐州的考生。这个,从各所学校通过的数据也可以验证。
下面是各所高校的申请通过人数较多的中学,我们可以看出来,今年申请比较积极的地区,主要是南京、盐城、连云港、徐州等地区。另外,本地院校对本地生源有着更高一些的吸引力。譬如苏州考生在报考西交利物浦大学,徐州考生在报考江苏师范大学方面会更加积极。